大批非洲国家从20世纪中叶开始纷纷宣布独立,自此之后,中国开始和非洲国家建立政治关系,将它们看作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未开发的市场。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之后,中国对非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
中国不仅关注非洲的经济利益,也关注军事利益和政治利益。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来自非洲和亚洲的29个国家发出倡议,希望增强相互之间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作。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中国和印度正式提出,其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此外,在吉布提建造基地可能与中国“珍珠链战略”存在联系。外界认为,中国正在推行“珍珠链战略”,试图通过海外基地增强中国军队在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影响力,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外交关系和获取更多的能源。不过这种说法从来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珍珠链战略”不仅将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连在一起,而且涉及到索马里和吉布提。对于中国来说,“珍珠链战略”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条海上通道向中国提供了大部分石油和其它物资。维护海上通道的安全可以便于中国进入印度洋和阿拉伯海。
能源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已经成为一种战略物资。如果能源不足,中国经济会遭受严重损失。但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体现出中国军队的不足,军队发展无法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无法为石油运输保驾护航。因此,中国加强了军队建设,希望确保石油运输的安全。马六甲海峡是商船从印度洋进入南海的重要枢纽。虽然这一海峡相对比较安全,但仍然面临许多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威胁,例如海盗的破坏。中国担心别人利用这一点向北京施压,因此在海外建造越来越多的军事设施。
除能源以外,中国也希望通过这些军事设施进入周边市场。虽然“珍珠链战略”主要针对南亚国家,但吉布提基地的建造表明中国扩大了这种战略的使用范围。“珍珠链战略”的覆盖范围可能扩展到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甚至南非。不过这种预测可能有些夸大其词,因为中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获得海上通道的控制权,从而与印度和美国产生冲突。
(来源:搜狐军事|作者:雅龙)
中国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向非洲展开大规模的军事介入,不仅向非洲国家出口轻型武器,也出口一些受到欧美国家限制的军事装备。许多非洲国家受到叛乱和内战的影响,非常渴望获得稳定的武器供应渠道。中国制造的AK-47受到所有非洲国家的欢迎。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苏丹和乍得等国家是中国武器的重点销售市场。2003年,中国对非洲的武器出口额超过13亿美元。2006-2007年期间,中国扩大了武器出口品种。除小型军械外,中国开始出口火炮、装甲车和超音速飞机。与此同时,中国还在苏丹、津巴布韦和乌干达建造小型军械生产厂。
随后,一些非洲国家开始向中国采购战斗机。尼日利亚就与中国签订了一项金额达到2.51亿美元的武器采购协议,购买12架F-7M多功能战斗机和3架FT-7NI双座教练-战斗机。此外,中国还向埃及和肯尼亚出口了军用飞机,向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和摩洛哥出口轻型飞机K-8,同时大力推销枭龙多功能战斗机。
随着中国企业在非洲贸易活动的不断扩大,安全问题也出现在人们眼前。目前,进入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人员超过一百万人。中国希望保护本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和人员安全,避免它们受到绑架、恐怖主义和海盗的威胁。中国在打击海盗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向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北部)派遣了大量军队。这些军事行动以索马里海盗为主要打击目标,希望借此保护中国货物的安全运输。
除此以外,中国在非洲的贸易活动也受到恐怖主义和绑架的威胁。因此,中国采取了其它军事措施。中国希望通过这些行动展现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同时希望增加军队的作战经验。不过这些军事行动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首先,中国军队的军事投放能力不足。其次,中国承诺不干涉其它国家的内部事务。
布鲁斯-拉金教授称,除以上原则以外,还有五大关键因素在上世纪70年代推动了中非关系的发展。
1.上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数量迅速增长,从1967年的13个国家增长到1974年的30个国家。
2.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受到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广泛欢迎。
3.中国修建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在上世纪70年代通车。这是非洲大陆规模最大的援建工程之一,可能表明中国会在非洲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
4.支持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
5.中国强调用一分为二的方式看待世界强国与第三世界国家,要求外界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援助,满足这些国家人民的生存需求。
在采取这些措施以后,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经济,军事和技术支持,逐步将影响力深入到非洲社会。中国如此轻易的受到非洲国家认可的原因包括:中国从来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优越者,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非洲国家,认为双方在近代历史上都拥有相似的经历,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追求国家独立和自由。这种态度不仅推动中国外交事业在非洲取得成功,而且帮助中国解放军进入非洲。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可能在2001年达到顶峰。当时,南非总统姆贝基访问北京,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说:“全世界被分成了许多部分。这些部分包括富人和穷人,富国和穷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因此出现了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和中国都属于南方国家。”
中国和非洲国家处于同一战线对整个非洲大陆造成了广泛影响。中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非洲人,而不是优越者、征服者或殖民者。中国向非洲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
能源需求促使中国加强与非洲合作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秩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每个国家都渴望获得利益,因此不断宣传自己的价值观,采用多种措施维护国家安全。随着中国人口的逐步增长,中国政府对新市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需求程度不断上升。中国进入非洲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获得当地的石油、天然气和原材料,与非洲大陆展开全面贸易。中国经济的大幅增长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需要更多的能源。虽然中国的煤炭储量非常丰富,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很低,其储量在世界的比重低于2%。尽管中国投入巨资研发可再生能源,但也改变不了石油和天然气是整体工业主要推动力的现状。
和其它国家一样,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石油采购地点,希望获得这种“黑色黄金”的稳定供应。与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于中东地区。但是中东地区局势不稳定,国家之间经常爆发冲突,这迫使中国寻找其它供应渠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合作伙伴。但与它们相比,非洲国家的吸引力更大。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经进入苏丹,正大扩大活动范围,准备进军整个非洲大陆。尼日利亚、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加蓬等国家是中国国有企业的重点目标。
中国在非洲能源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签署了多项金额庞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合作项目。除此以外,中国也关注其它自然资源的开发,与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苏丹、加蓬和赞比亚展开合作。以下是中国与部分非洲国家达成的协议:
1.2004年,中国向安哥拉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安哥拉以每天提供1万桶石油的方式偿还。
2.2005年,中国与尼日利亚达成协议,中国以8亿美元采购石油,尼日利亚在为期一年里每天提供3万桶石油。
3.2006年,中国以27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尼日利亚一个海上油气田45%的股份,同时承诺额外投资22.5亿美元提高开采规模。
这些合作项目都是在中国高级官员访问非洲期间签署的。中国高层访问非洲主要以政治和外交事务为主,但也没有忽略经济事务。虽然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特别是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贸易额还比较小,但这些未开发的市场逐渐会成为中国商品的畅销场所。在过去五年里,中非贸易额持续增长,每年的增长幅度达到3.6%左右,未来会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双方贸易的品种也向多元化发展。以前,非洲人只对中国的纺织品感兴趣;现在,他们对中国的机电产品和高科技商品也产生了购买欲望。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已经与40多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与28个国家签署了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这些双边协议为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也许,中国当时签订这些协议只是为了赚钱,并没有任何的军事或政治计划。但2010年以后,中国的政策开始发生变化,派遣越来越多的军队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其中,最显著的是中国军队在利比亚、马里和南苏丹的军事行动。这些行动表明中国军队在非洲扮演的角色发生变化。利比亚局势在2011年开始恶化,中国军队实施了“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Non-combatant Evacuation Operation),一共转移了35000多人。虽然大部分人都通过民用交通工具离开当地,但是解放军在后勤和安全维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吸引外界关注的是,中国军队派遣导弹护卫舰进行护航。除此以外,中国空军也参与了撤侨行动,先后出动40多次,将中国公**送到苏丹共和国首都喀土穆。这是中国空军有史以来距离最远的军事行动。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行动属于突发事件。尽管如此,中国军队证明了自己执行类似行动的能力,可以和其它国家共同合作。
随后,中国也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南苏丹和马里执行了撤侨行动。来自中国第162摩托化步兵师的大约50名士兵在南苏丹参与了联合国组织的维护行动,不过外界对这支小部队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中国已经承诺将向南苏丹朱巴市派遣更多的士兵,以保护和平谈判和维护当地安全。中国派到马里的士兵人数为400人左右,其职责不仅包括保护联合国的行动,也包括保护当地的基础设施,防止极端分子搞破坏。这些军事行动表明中国在非洲的维护行动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希望扩大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中国的军事行动受到了联合国和非洲国家的欢迎。
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受外界关注的军事行动项目可能是在吉布提建造军事基地。从2008年开始,中国海军就一直在亚丁湾进行巡逻,打击海盗。随着中国军队在非洲活动规模的逐步扩大,越来越需要一个稳定的基地,以满足军事和其它领域需求。中国从今年2月开始建造吉布提军事基地,不过中国将这个基地称作为“后勤保障设施”。很显然,中国的政策已经发生变化,更为关注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和海外设施。
吉布提基地的地理位置非常良好,可以为中国海军打击海盗行动提供后勤保障。同时,中国也可以借此收集情报,转运维和行动和反海盗行动所需的军事物资,便于中国军队更高效的完成任务。它将成为中国军队进入非洲的枢纽。
吉布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国家,竟然会同意其它国家在当地建造军事基地。这些国家就包括美国、法国和日本。中国选择在吉布提而不是阿曼建造基地可能拥有潜在的政治和外交意义,将对“一带一路”倡议起到重要作用。